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读书》
幽沉谢世事,俯默窥唐虞。
上下观古今,起伏千万途。
遇欣或自笑,感戚亦以吁。
缥帙各舒散,前后互相逾。
瘴痾扰灵府,日与往昔殊。
临文乍了了,彻卷兀若无。
竟夕谁与言,但与竹素俱。
倦极更倒卧,熟寐乃一苏。
欠伸展肢体,吟咏心自愉。
得意适其适,非愿为世儒。
道尽即闭口,萧散捐囚拘。
巧者为我拙,智者为我愚。
书史足自悦,安用勤与劬。
贵尔六尺躯,勿为名所驱。 译文翻译[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.guoxuemeng.com]
幽居在这偏远地方丝毫不问世事,每天只低头把唐尧、虞舜钻研。
从上下千年细察古今世事,其间历史长河波澜起伏,千变万化。
遇到高兴的事便暗自窃笑,感到悲哀时只好无奈叹息。
看的次数太多,裹书的帙套都已解散,书卷的前后紧紧相连。
因瘴气所引起的疾病扰乱了心境,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。
打开书本刚读时觉得清清楚楚,丢开书本又像是一无所知。
一天到晚可以和谁去说话?只能与书籍日夜相伴。
疲倦了便倒头而睡,睡够了精神又渐渐恢复。
伸伸懒腰舒展肢体,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中自觉愉快。
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之意契合,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。
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就闭口,心情闲散抛弃了拘囚的束缚。
那些心机巧妙的人会认为我拙笨,那些聪明的人会认为我愚蠢。
阅读史书足以使自己快乐,何必为追求名利而劳碌?
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,不要为名利所驱使!注释解释
幽沉:幽谷沉论。指诗人被贬在穷乡僻壤。
谢世事:不问世事。谢,谢绝。
俯默:低头不语。
窥:窥探,研究。
唐虞:唐尧、虞舜,古代传说中的圣君。
起伏千万途:指历史长河波澜起伏,千变万化。
欣:高兴。
戚:悲伤。吁(xū):叹气。
缥帙(qiǎo zhì):用青白色帛做的书套。这里指书卷。
逾:越过,超越。
瘴疴(kē):泛指南方湿热蒸郁引发的各种疾病。瘴,瘴气;疴,病。灵府:心灵。
临文:打开书本阅读。乍:刚刚,初。
了了:佛教语,清楚明了。
彻:通“撤”,撤除。彻卷:丢开书本。
兀(wù):犹兀然。依然还是。
竟夕:一天到晚。
竹素:指书籍。古代在使用纸张之前,文字都刻在竹简或书写在绢子上。俱:在一起。
更:一作“便”。
熟寐:熟睡,睡足。
苏:苏醒,引申为精神恢复。
欠伸:伸伸懒腰。
吟咏 :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。
心自愉:心里自觉愉快。
世儒:只会传授经学的儒生、庸俗的儒生。
道尽: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。
捐:除去,抛弃。
囚拘:拘囚,束缚。
巧者:乖巧的人。为:谓,说。
智者:聪明,智慧的人。这里反其意而用之,讽刺那些逢迎投机,争名夺利的世儒。
勤与劬(qú):指为争名逐利而奔走钻营,费尽心力。劬,劳苦。
贵:珍惜。尔:你。躯:身躯。六尺躯,疑为七尺之误。
名:名利。驱:驱使。
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809年(元和四年),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,应与《饮酒》《觉衰》创作于同时。被贬永州期间,柳宗元用以克服苦闷的方法,除了游览山水外,还常常读书。此诗即为诗人读书情形和感受的记述。诗文赏析[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]
诗反映了诗人读书的情形和感受,展示了一个憨态十足的书痴形象。前六句为第一层,谈读书的起因及收获;中间十六句为第二层,叙述了读书的困扰与乐趣;后六句为第三层,反映了不为名利所驱、不为世俗指责的心态。全诗语言简洁传神,风格古澹平和,与陶渊明诗风很相近。
第一层,谈读书的起因及收获。“幽沉谢世事,俯默窥唐虞”。起笔不凡,身遭贬谪,幽谷沉论,远离朝庭,似乎不问世事,然而默默地读着圣贤书。“上下观古今,起伏千万途。遇欣或自笑,感戚亦以吁。”诗人博览群书,从中知道古今的兴替和社会变化的道理,思考历史长河的波澜起伏,千变万化。一会高兴,一会悲伤,一会叹气,与书中人物命运同悲欢。说明作者的感情并没有麻木,追溯历史是为了面对现实。
第二层叙述了读书的困扰与乐趣。因为经常翻阅,所以“缥帙各舒散,前后互相逾。”书看的次数多了,裹书的账套都已松散,书卷的前后相连在一起,说明读书的勤奋。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吴文治认为这二句的意思是“把几种书都摊开,前后翻阅,互相比较。”这样理解,反映了柳子的探讨、钻研精神。“瘴疴扰灵府,日与往昔殊。”因瘴气所引起的疾病扰乱了心境,诗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30多岁就已早衰,疾病缠身,最显著的症状是遗忘,“临文乍了了,彻卷兀若无。”打开书本刚读时似乎都清楚明了,丢开书本又像是一无所知。他在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中说“往时读书,自以不至抵滞,今皆顽然无复省录。每读古人一传,数纸已后,则再三伸卷,复观姓氏,旋又废失。”这与诗意互相印证。“竟夕谁与言?但与竹素俱。”一天到晚只有与书相伴。“倦极更倒卧,熟寐乃一苏。”读书疲倦了就倒卧在床上,熟睡后精神遂又恢复,继续攻读。“欠伸展肢体,吟咏心自愉。”休息时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身体,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中自觉愉快。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?“得意适其适,非愿为世儒。”王充《论衡·书解》:“著作者为文儒,说经为世儒。”作为崇向尧舜之道的柳子,其思想体系主要是儒学,但对那些只会传授经学的儒生、庸俗的儒生是不屑一顾的。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的意义相契合,而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。“道尽即闭口,萧散捐囚拘。”读书的收获,不仅在于获得知识,更在于精神获得自由,抛弃了拘囚的束缚。
第三层反映了不为名利所驱、不为世俗指责的心态,体现了诗人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的高尚情操。“巧者为我拙,智者为我愚。”柳宗元的“智愚说”受佛学的影响,也与他的生活遭遇密切相关,内涵深刻、丰富。在诗中,他不为世俗偏见、流言蜚语所左右,公开讽刺那些逢迎投机、争名夺利的世儒。最后四句立意更深:“书史足自悦,安用勤与劬?贵尔六尺躯,勿为名所驱。”阅读各种书籍,了解圣贤、历史,已足以使自己快乐,又何必要为追求名利而劳碌奔波!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,不要为名利所驱使。
此诗展示了一个憨态十足的书痴形象:时而自笑,时而悲戚;倦极了便倒头睡下,醒来后伸展一下肢体,吟诵几句诗文,其境若此,如何不乐?所以诗人不由地感慨说:“书史足自悦,安用勤与劬。贵尔六尺躯,勿为名所驱。”由读书之悦悟到虚名之无益,并以旷达之语作结。通观全诗,可见柳宗元在谪居生涯中不乏足于其心、自得其乐的一面,由此形成平和古澹的诗风,与陶渊明诗风甚为相近。有专家认为该诗写的是子厚“夜读”,实质上是其读书生活的高度概括,是其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。全篇主要是叙述、议论,但写得“萧散简逸,秾纤合度”,“诗亦无穷起伏”,是了解柳宗元,研究柳宗元的一首重要作品。
版权所有:普贤行愿品原文网